成長經驗、基因與抑鬱症

抑鬱症總是與患者過於負面的思考傾向有關,但負面思考傾向到底來自那裡?為什麼有些人經歷了許多挫折,仍然積極樂觀?為什麼有些人面對生活中的少許不如意,便整天長嗟短嘆、愁眉苦臉?

一向研究抑鬱症患者思考模式的美國精神科醫生及教授 Aaron Beck,在去年八月曾發表了一項新的研究,提出抑鬱症認知模式與個人成長經驗及基因構造的關係。

負面認知模式引致抑鬱徵狀

Aaron Beck 檢視了抑鬱症患者的夢境,發覺其內容充滿了負面的自我感覺、對未來的負面想法,及對往事的不快回憶,而且這些感覺更帶有誇張及戲劇性的成份。

不過,當患者能夠再重新檢視及解讀這些想法及經驗時,患者的抑鬱情況都大為改善,甚至最後消失。

由此,確證了患者對自己的歪曲想法帶來了抑鬱症的各種徵狀,而這些歪曲想法,又進一步扭曲了患者的認知模式,令患者不論對新 / 舊事物,都只留意 / 回憶到負面的一面,因而引發出悲傷、絶望的情緒,漸次失去動力,及在行為上表現退縮等。

負面認知模式源於童年經驗

那麼,患者的這種歪曲了的認知模式,到底從何而來?

Aaron Beck 發現,嚴重抑鬱症患者較中度抑鬱患者,在童年時較多經歷了失去父母的情況,童年時的壓力會影響著患者的認知傾向,因為生命早期的不如意,會建構出患者對自我的負面認知,當成長後受到挫敗感觸發時,便會對其思考模式造成影響。

這種在認知上容易被扭曲的狀況稱為「認知脆弱」(cognitive vulnerability),即是容易受到生命中不如意事件的觸動,而把事物都一面倒看成負面。

例如,一些具備「認知脆弱」的學生,如果在申請入讀大學的過程中未能取得滿意成果,也較容易誘發抑鬱症。

問題是,許多人都有過不愉快的童年,為什麼有些人後來得了抑鬱症,有些人卻能堅強地面對生活上的許多考驗? 

短基因與大腦區域異常

科學家為這個問題找到答案,他們發現身上帶有短的 5-HTTLPR 基因的人士,在經歷過一些壓力事件後,較容易出現嚴重的抑鬱及自殺傾向。

短 5 – HTTLPR 基因導致杏仁核對負面事件的反應過度活躍,令壓力荷爾蒙皮質醇增加。

事實上,亦有研究顯示,抑鬱症患者除杏仁核過度活躍外,負責抑壓杏仁核對負面訊息過度反應的大腦前額葉,投入程度卻比常人少,在此消彼長之下,難怪患者的思考被負面訊息所佔據了。

這種種研究與發現開始摸索出抑鬱症的產生脈絡:短的 5-HTTLPR 基因令杏仁核對負面情境的反應過度活躍,建構了一種充滿負面傾向的認知模式,當這種認知扭曲的模式一而再地在大腦進行,慢慢地便會得到鞏固,當再有不如意的事情發生,很容易便會令身體產生反應,加遽了壓力荷爾蒙的分泌,最後誘發出一連串抑鬱症的身心徵狀。

 

回到: 《飛過抑鬱的森林》/ 飛過抑鬱的森林》修訂版

 

 

Leave a Repl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