神經系統決定性格

我認識一對夫婦,夫妻兩人可說是以傳統眼光看來的「性別倒錯」的原型。

男的,遇事容易「驚青」,檢查身體時要抽血,護士找不到他的血管,他已經嚇得面色蒼白,嚇得護士不敢再幫他抽血,還反過來安慰他。

女的呢?拼死無大害。子宮頸病變要施手術把子宮割除,她臨入院前一天才告知丈夫,還說:「不能太早告訴你,以免把你嚇著!」

六十年代暴動,他們家樓下有「土製菠蘿」,妻子好奇地在窗前探頭探腦,丈夫已嚇得躲入房中,還喝叫老婆回房,恐防警察引爆炸彈時會傷及無辜。

但他們家住十幾樓。

膽大過人的妻子難免對丈夫的性格不以為然,感覺他「怕事」、「冇鬼用」。

許多人也許都會這樣想,有些人「少少事都驚餐飽」,真是「膽小如鼠」,有些人卻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,勇者無懼。這種想法,難免有種價值批判。

其實,一切都只由於神經系統在作怪。

有些人的神經系統門檻比較低,即所謂 low threshold,因此很容易會被觸動,但有些人的神經系統門檻比較高,即所謂 high threshold ,要較「大件事」才會出現震盪。另一方面,震幅的強弱也因人而異,有些人的神經系統反應很大,一觸動就七級地震,有些人則只是在湖上泛起一點小漣漪,很快便風平浪靜。所以,這與個人的神經系統特性有關,只是旁人看來,就感覺那個人較為「軟弱」或「堅強」,有了價值判斷。

我自己觀察身邊的朋友,神經系統比較敏感的人,雖然較為多愁善感,但對他人的感受也相對較敏感,因此,也容易有同理心,能明白及代入他人的處境去設想;而神經系統較不敏感的,由於對自己的感覺不敏銳,故自然對他人的感受亦不敏銳,有時未必能切身體會他人的感受。

研究指出,一些嚴重罪犯對恐懼的敏感度是較低的,因此他們才會不怕後果,勇於犯案。許多人不是喝了酒才敢於示愛,或說些平常不敢說的話?酒能「壯膽」,只不過因為酒能降低神經系統的反應 (此所以喝了酒絶不能駕車)。一些男性的抑鬱症患者往往借酒消愁,因為酒精對神經系統的抑制作用,有助消減不快情緒,滿腔「愁」懷沒有「消減」,只是對「愁」的感覺遲鈍了。

神經系統的敏感度決定了我們對許多事情的反應,因此也就決定了我們的性格。嬌柔怯懦的小綿羊,有時更懂得聆聽我們的感受,刀槍不入的鐵金剛,有時也會把你氣得半死。其實我們的社會需要林黛玉,傷春悲秋,哀花悼葉,寫下對無奈人生的愁思感嘆;也需要楊利偉,冷靜沉著,馳騁蒼穹,帶著民族國家的使命征服渺茫星空。哪一種好?哪一種壞?你說呢?

回到:生活百味架

Leave a Repl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