培養新習慣,萬事起頭難?



上文 <培養新習慣,萬事起頭難? (上)談到培養新習慣的方法,要成功,那就最好令培養新習慣的過程不要為現在的生活帶來太多打擾。那又到底如何不帶來太多干擾呢?

如果你希望每天下班後去上健身室 / 瑜珈課,那就最好找一個你下班回家途中必須經過的地點去上,因為是「必經之路」,所以上課就變得沒那麼「艱難」,否則,如果還需要刻意多坐幾個地鐵站或繞路去上課,上課後回家的路途變相又顯得更遙遠了,那麼對於你下班時已經拖著的疲乏身軀,無疑是一個重大挑戰,也等同會給自己更容易放棄的藉口。所以,還是不要高估自己的鬥志,一切由簡單容易開始!

令新習慣容易被記起,除了跟舊習慣連結起來外,在生活環境中設立「視覺提示」,也是一個可行方法。

例如,你想在每天早餐後進食一些補健品,最好便把這補健品,放在你平常擺放早餐的地方,吃早餐時順道將之拿出來,讓提示「顯而易見」,那很自然地吃完早餐,就可以順道把保健品放入口中了。

其實,好習慣難以養成的其中一個原因,往往因為好習慣要假以時日才見成果,相反,壞習慣的「報酬」,卻是即時得到的,對於人性來說,這無寧是一個不易克服的難關。

就如為了減肥去跑步,未必會即時消瘦下來,但吃雪糕、朱古力卻能夠即時收穫味覺上的快感,因此令我們在誘惑前難以抗拒。既然如此,我們也大可利用這人類的劣根性,為我們的好習慣,提供即時的報酬奬賞。曾經有位女性朋友,為了戒除花錢買名牌衣飾手袋的惡習,培養儲蓄的習慣,於是她每次想買名牌時,便讓自己到高級餐廳去吃一頓好的,再把省下來的錢去買金幣,這樣她犒賞了自己,又把錢花在儲蓄上,可謂一舉兩得!而且慢慢地看到自己累積下來的財富,更有助鞏固她實行新的儲蓄習慣呢!

不過,這個犒賞行為,不能與目標相衝突,例如不可以用吃一杯冰淇淋去奬賞自己跑步30 分鐘,否則的話,就得不償失了!「奬賞」的確令人快樂,只要把「需要」與「想要」連結在一起,讓自己能夠開心地實行新習慣,讓培養新習慣的過程增加愉悅。人既然是追求樂趣的動物,對於新習慣,自然就「 何樂而不為」了!

培養新習慣的過程,既然多少有點「違反人性」,所以過程中,必須好好管理自己的期望,以免因經歷挫敗,而中途放棄。

所以若你設定了每天跑步30 分鐘的目標,如果你當天真的即使如願開始了跑步,但跑了20 分鐘後,已經累得要命,那就不必強逼自己非依計劃完成不可,因為這會為自己帶來不必要的壓力,減低下次實行計劃的意慾。甚至今天真的累得不似人形,連 1分鐘也動不起來,那就讓自己「放假」,錯過實行新習慣一次吧!不過當然是「只此一次,下不為例」,不能「一次又一次」,專家就曾提出「不要錯過兩次」的守則,因為不能「一錯再錯」也。

在整個新習慣的打造過程中,總難免出現失誤,因為我們都是人嘛!所以不妨在事先預設一段會「半途而廢」的「試用期」,萬一真的失敗了,就接受現實,再重新開始。當你「預左會失望」後,到困難真的出現,會較易接受,再重新出發,而不會「一蹶不振」呢!

說到底,習慣只是一些行為,我們想要建立好的習慣,並非為了那些行為,而是為了好習慣帶來的成果,因為,是成果締造我們的人生。

所以,一切好習慣的背後,我們必須先問自己:「我要成為一個怎樣的人?」成為怎樣的人,才是我們人生的重點。如果你厭倦了自己一天到晚感覺疲累、體重超標的狀況,決心成為「健康的人」,那麼你自然會較積極與容易地維持你的運動習慣。你希望成為有文化的人,這個意願就成為你閱讀習慣的推動力。所以,重點是先問自己:「我希望成為怎樣的人?我要過怎樣的人生?」因為,我們的所作所為打造我們的身份認同,如果單憑一股動力或意志力來驅動行為的話,行為難以持久,惟有透過希望自我改變的心態,讓習慣成為改變自我的生活方式,讓習慣打造新的身份認同,習慣才會出現在我們新的人生裡。

創建美國實用主義哲學的著名心理學家 William James 說:「播下一個行動,你將收穫一種習慣,播下一種習慣,你將收穫一種性格,播下一種性格,你將收穫一種命運。」

習慣塑造你的人生,你的人生也等同你的習慣。你的理想人生,就由成功建立新習慣開始。

2020 年我們都在驚惶失措中過去了,外在環境我們無法左右,但我們自己的人生多少還可以由我們的努力去掌握,那麼2021 年,就讓我們先由努力改善自己的人生開始吧。

參考讀物:

《原子習慣:細微改變帶來巨大成就的實證法則》作者:James Clear

《打造理想人生的習慣大全》作者:古川武士

《微習慣:簡單到不可能失敗的自我管理法則》 作者:Stephen Guise





原載《經濟日報》iM 網欄 2020.1202

回到:生活百味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