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種際遇,兩種人生

我認識兩位朋友,都是四十歲左右的單身女士,擁有大學或以上的學歷。一個是窮得不用工作,一個是富有得不用工作。

一個生活得很快樂,一個生活得很不快樂。

窮的那個快樂,富有的那個不快樂。

先說窮的那個吧。

很不幸,她患有精神分裂症,雖然在大學的藝術系畢業,但因病情影響,一直找不到工作。

近年,她終於肯服藥了,病情穩定下來,人也「正常化」,能夠與人正常地交往。

但四十多歲人,又沒有什麼工作經驗,要重回社會,談何容易?

社工幫她申請了綜援,還配了公屋。

生活安定下來,於是,她每天起來便寫畫、寫書法,試過開個人展覽,作品也能賣得一千幾百。

數千元綜援的生活費,對她來說已經足夠。她說,能夠做自己喜歡的事,過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,感覺好快樂。

最近,她還迷上了做陶藝,她說,做陶藝不同於書法、寫畫。書法與寫畫,錯了就錯了,那怕只是錯一筆,也得重新再來,但做陶瓷,在把陶泥不斷拿拿揑揑的修正過程裡,她似乎窺見到一點人生的真義。

或許,人生都是這樣,在跌跌碰碰、不斷修正錯誤中前行,沒有一生下來的圓滿,但求盡力拿揑、製作,盡全力做出一種美。

做陶藝,每個月也得幾百元學費與材料費,她說,既然自己這般喜歡,也不管了,寧願在別處再省點,也得把做陶藝學上手。

羨慕她,隨了能以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過日子,最重要是能有那種放得下、隨遇而安,努力地投入生活,又懂得從生活中找樂趣的心態。

別以為容易,許多人有她的遭遇,或許便會有另一種想法:我雖有藝術才華,卻庸碌半生,人到中年,依舊沒名沒利;還患上精神病,要長期吃藥;大學畢業卻要拿綜援渡日;無力置業,又找不到工作;沒有戀愛、沒有婚姻、沒有兒女、沒有家庭,而當年一起畢業的大學同學,已經怎樣怎樣 ……

現在,來說說那個富的。

家住九龍的高尚住宅區,是家中獨女,在外國取得了工商管理碩士後,回港一直在公司的管理階層。工作很繁重,不過薪酬也不低,年過四十後,她不想再辛苦地捱下去,就辭職不幹了。

除了所住的物業,家中還有物業收租,從商的父親過世後留有遺產,她就守著媽媽兩人過日子。

不用上班,衣食無憂,睡到日上三竿,吃完 brunch 吃下午茶餐,回家看電視、煲碟、上網 …… 羨煞多少營營役役恐防朝不保夕的上班一族。

可惜,每次聚會,都變成她的申訴大會。

話題一:媽媽很煩;

話題二:以前的老闆怎樣虐待她;

話題三:其他朋友這樣那樣不好;

話題四:媽媽很煩;

話題五:以前的老闆怎樣虐待她;

話題六:其他朋友這樣那樣不好 ……

朋友勸她,或重投社會,或去做義工,但她不為所動,只是繼續安於蟄伏在自己的「不安樂窩」。

一貧一富,誰貧誰富?物質的貧,但內心的富;物質的富,但內心的貧。

兩個故事,背後是兩種心態,兩種心態,也帶來兩種生活。

其實,追尋快樂,單談改變心態,容易把事情簡單化。美國加州大學及密蘇里大學的三位教授,曾發表研究文章 “Pursuing Happiness : The Architecture of Sustainable Change” ,揭示「快樂」受三個因素影響:50% 由先天決定,包括個人基因及某些終其一生的性格傾向;另外的 8 – 15%,來自生命中的事件與個人境遇;而餘下的 30 – 40%,則來自令人快樂的活動、思考方式,及生命是否有意義等。

從事令自己開心的活動,轉換思想頻道,決定過有意義的人生,都是可以由個人努力去把握的事。

而生活方式,也會反過來影響心情,二者互為因果。

坊間不少教人如何獲得快樂的書,總是聚焦在改變個人心態或思考,其實,能加上身體力行,有實實在在的活動與意義來支撐,那快樂會來得更堅實。

心態 + 生活 = 真正的快樂方程式?

回到:生活百味架

 

Leave a Repl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