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 self-help 到學佛的修行路

近二、三十年,心靈自助 (self-help) 的書在世界各地很盛行,成千上萬焦慮、無助、希望改善自我的人士,透過各種心靈書籍去尋求內心慰藉,或奮發自強之道。心靈自助在美國已經變成一個高盈利產業 (industry),不少享有盛名的心靈大師 (self-help gurus) 憑出書、出 DVD 、演講等,得到豐厚收入。而當地有一位記者,因工作壓力過大,於是乘著工作之便去親身訪問這些心靈大師,把親身經歷寫成書,最後他發現,最能幫助他的,是不用費一毛錢就可以學得的佛法!

如何令心靈歸於平靜?

那位記者的名字叫Dan Harris ,是美國廣播公司的新聞記者,他努力地想在新聞界闖一番事業。他連伊拉克都去過,能夠成為主播是他的夢想,但就在 2004 年的一次新聞直播中,他突然驚恐發作,在鏡頭前口吃、說錯話,硬生生把要讀的新聞縮短,在數百萬名美國觀眾前醜態盡現!

Dan 心知他為什麼會這樣,因為,龐大的工作壓力令他有吸食可卡因的習慣,而可卡因會增加大腦的腎上腺素分泌。他知道,他必須與可卡因說再見,為他的心靈尋找新的慰藉,否則,要說再見的,將會是他的事業、他的人生 ……

乘著職業之便,Dan轉向了有關宗教、心靈與文化人物的採訪工作。他訪問的都非泛泛之輩,而是享負盛名的靈性導師,包括 Eckhart Tolle (《新世界》 [The New Earth]、《當下的力量》[The Power of Now]作者) , Joe Vitale (《秘密》[The Secret]作者) ,還有出版了六十多本著作的 Deepak Chopra。Dan 總是拿著同一組問題去問他們:如何真正能夠做到活在當下、而不胡思亂想?怎樣可以停止大腦的自我對話,令心靈歸於平靜?

可惜, Eckhart Tolle說來說去只令 Dan 更一頭霧水;Deepak Chopra竟然一邊走路一邊忙著在手機上發文章 (一點也不活在當下!),又忙於向記者自我宣傳,更叫攝影師不要把他拍得太胖;而Joe Vitale則自承「吸引力法則」並非像說來那麼容易,被 Dan 連番追問下更無法自圓其說,甚至自打嘴巴。

Dan 發現身心靈大師不是他那杯茶,但他的追尋沒有歇止,他讀到一位精神科醫師 Mark Epstein 的著作,那人告訴他,其實早於二千五百年前,已經有一位覺者,向世人提出了最好的心靈自救方案,那位覺者,叫佛陀。Mark 更告訴他,要止息大腦的噪音,為何不去禪修?

佛陀是最佳人選

這就是Dan 要找的「方法」,而非只是誇誇其談!他參加了十日禪修營,當然,起初五天裡他難受得要命,正想半途而廢,營裡的人對他說,他太刻意用功要想得到什麼了,不妨放輕鬆點,接受自己的任何感覺與思緒,接受身體的酸軟、疼痛及大腦的一切胡思亂想,只需任由它們自來自去,只需觀察就夠。當 Dan 懷著這樣的態度時,方發覺原來發生在身上的一切都是暫時的,終將過去。

Dan 終於明白了,當他只是單純地坐著、觀察著一切的來去而不在意些任何什麼時,他才是最平靜的。

回到家裡,Dan 每天都規律地禪修,他發現自己內心平靜了、快樂了,他還告訴身邊的人,他的快樂指數提升了百分之十──”10% Happier” ,他也以此為新書命名。

西方科學家們近年對禪修對於大腦的作用很感興趣,達賴喇嘛正是把禪修與科學研究連在一起的倡議者,不過,Dan 卻對達賴不存好感,他想到達賴喇嘛出現在蘋果電腦的廣告中,又與明星李察基爾成為好朋友,但為了禪修這題目,Dan 還是去訪問了他。

「如果科學證實你的想法是錯的,你會改變你的想法嗎?」Dan 問得直截了當。

「當然!」

「你經常也做到心境平靜嗎?」

「才不呢!我偶爾也會發脾氣!我不相信世上有從不發脾氣的人!」

眼前的達賴喇嘛似乎比起那些聲稱自己每一刻都活在當下,並從來沒有負面情緒的心靈大師們,來得真實與人性得多, Dan終於明白為什麼達賴喇嘛得到這麼多人的崇敬。

追求與無所求

正當Dan感覺他的人生似乎找到出路時,著迷於禪修的他卻開始發現,一些大新聞的採訪都輪不到他,原來,多了一分平和、少了一分追逐的 Dan ,令上司感覺他缺少了那份衝鋒陷陣的鬥志,那是爭分奪秒的新聞採訪所不能或缺的。

不能讓事業滑坡的 Dan只好重新努力投入工作,但當他連剪頭髮和睡覺的時間都不夠時,還何來時間禪修?他又再次變得焦慮了,在鏡頭前眼耳口鼻都擠在一起,彷彿又要重回到他的老路上去。

終於,Dan 再次求教於那個把佛陀介紹給他的精神科醫生 Mark。原來,學佛多年的Mark 見過太多於學佛初期,擺盪於兩極的例子,一是過於奮進,一是過於虛無。

「這到底是現實人生。在外你可以繼續你的事業追求,但在內心,你可以繼續 『禪』啊!」 Mark提供他的經驗之談:「追求,但又無所求。用心去做,但不執著成果,因為成果從不在我們的掌控之內,所以不若將心力投放於能夠操控的事情上更為化算。」

Dan 終於明白,他的焦慮並非來自追求,而是來自對於得失的掛慮。所以,不用放棄的,是他辛勤奮鬥的事業作風,可以放下的,是他對成敗得失的在意。

原來,放下,與放手,只是一字之隔。

禪修 + 追求 + 不執著,Dan終於從佛法中,找到他的安心之道。

原載:佛門網《明覺》雜誌第 348 期

回到:佛度有緣人

Leave a Reply